top of page
認識癌症|
亞洲五大高發癌症簡介

在亞洲,肺癌、肝癌、胃癌、乳癌和大腸癌佔據癌症發病率前五名,其特徵與西方顯著不同。肺癌與空污及吸菸密切相關;肝癌多由B型肝炎和黃麴毒素引發;胃癌與高鹽飲食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;乳癌在年輕女性中快速增加;大腸癌則因西化飲食而年輕化。這些癌症共同反映亞洲獨特的環境、基因及生活型態風險,早期篩檢和預防是降低威脅的關鍵。

  • 肺癌:空污與吸菸共謀,非吸菸女性患者比例顯著高於全球

  • 肝癌:B型肝炎與黃麴毒素主導,佔全球病例75%

  • 胃癌:高鹽飲食與幽門桿菌感染促成「東亞胃癌帶」

  • 乳癌:緻密型乳房與生育模式改變驅動年輕化趨勢

  • 大腸癌:西化飲食導致50歲以下患者十年激增89%

肺癌|沉默呼吸殺手

氣管/支氣管細胞異常增生

成因

▸ 空氣污染(PM2.5每增10μg/m³,風險+9%)

▸ 吸煙(含70種致癌物)

▸ 室內燃燒(燃煤/拜香)

 

症狀警示

✓ 持續咳嗽>3週

✓ 痰中帶血絲

✓ 胸痛伴隨呼吸困難

 

高風險群

→ 50歲以上吸菸者

→ 長期暴露油煙的家庭主婦

→ 礦工/建築從業者

10_edited.png

肝細胞惡性病變

成因

▸ B/C型肝炎(亞洲帶原者佔全球54%)

▸ 黃麴毒素(發霉穀物中一級致癌物)

 

症狀警示

✓ 右上腹持續悶痛

✓ 眼白/皮膚泛黃

✓ 不明原因體重驟降

 

高風險群

→ B/C型肝炎帶原者

→ 長期酗酒者(每日酒精>40克)

11_edited.png
肝癌|病毒與毒素的共謀
胃癌|飲食文化的代價

胃黏膜細胞癌變

成因

▸ 高鹽/醃漬飲食(泡菜、鹹魚)

▸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(亞洲感染率55%)

 

症狀警示

✓ 長期消化不良

✓ 飯後腹脹疼痛

✓ 黑色柏油狀糞便

 

高風險群

→ 40歲以上男性(男女比2:1)

→ 家族胃癌病史者

→ 常吃燒烤/高溫飲食者

12_edited.png
乳癌|現代女性的威脅
9_edited.png

乳腺上皮細胞惡變

成因

▸ 荷爾蒙暴露(晚生育/未哺乳)

▸ 緻密型乳房(亞洲女性佔60%)

▸ 環境雌激素(塑化劑、化妝品)

症狀警示

✓ 乳房無痛硬塊

✓ 乳頭異常分泌物

✓ 皮膚橘皮樣變化

 

高風險群

→ 35歲後首胎生育者

→ 更年期肥胖女性(BMI>30)

→ 夜班工作者(褪黑激素抑制)

大腸癌|生活型態鏡像

大腸黏膜細胞癌變

 

成因

▸ 紅肉攝取過量(每日>100克風險+17%)

▸ 膳食纖維不足(<25克/日)

▸ 腸道菌相失衡(益生菌減少)

 

症狀警示

✓ 排便習慣改變>2週

✓ 糞便帶血或黏液

✓ 持續腹部絞痛

 

高風險群

→ 50歲以上上班族

→ 家族息肉病史者

→ 長期缺乏運動者

13_edited.png

852-68261913

香港九龍長沙灣瓊林街B座6樓01室

  • facebook
  • youtube
  • instagram

© by Asia Anti-Cancer Foundation

bottom of page